《煤矿巷道施工新利器 ——YKQZ-18.5L 履带式清渣装载机深度解析​》


发布时间:

2025-08-29

在煤矿隧道工程施工中,掘进巷道与底抽巷道的矿渣、煤渣清理一直是影响施工效率的关键环节。传统清渣作业不仅依赖大量人工,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高,还常常因清渣不及时导致采掘钻探施工停滞,成为制约煤矿高效生产的 “瓶颈” 问题。为破解这一行业痛点,我公司依托多年矿山设备研发经验,推出最新专利产品 ——YKQZ-18.5L 煤矿巷道履带式清渣装载机(简称 “清渣机”),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技术优势,重新定义煤矿巷道清渣作业标准。
一、紧凑设计适配复杂巷道,专利技术保障通行与安全
YKQZ-18.5L 清渣机最核心的设计优势在于结构紧凑、通过性强。针对煤矿巷道空间狭窄、转弯半径小、地面起伏不平的复杂环境,设备在研发阶段便对机身尺寸进行了精细化优化,机身宽度与高度严格适配主流煤矿巷道规格,即使在断面较小的底抽巷道中,也能灵活穿梭,避免因机身过大导致的通行受阻问题。
同时,作为我公司最新专利产品,该清渣机在安全性能上实现了多重突破。设备采用独立防爆电源,完全符合煤矿井下防爆安全标准,可有效应对井下易燃易爆的特殊环境,从电源源头杜绝安全隐患;全液压动力系统的配置则进一步提升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通过精准控制各动力单元的动作执行与履带行走,确保设备在复杂巷道工况下仍能保持平稳作业,减少因动力波动导致的故障风险。
二、智能化清渣系统:从 “收集” 到 “转载” 全流程高效适配
煤矿巷道清渣作业的效率高低,取决于 “矿渣收集” 与 “转载输送” 两大环节的协同性。YKQZ-18.5L 清渣机通过智能化设计,实现了两大环节的无缝衔接,大幅提升作业效率。
矿渣收集环节,设备配备的可调节收集铲板堪称 “核心利器”。传统清渣设备的铲板宽度固定,面对不同宽度的巷道或分散的矿渣时,往往需要多次调整作业位置,效率低下。而该清渣机的收集铲板不仅支持上下高度调节,以适配不同堆积高度的矿渣,更创新采用收集拨轮宽度双向单控可调设计 —— 操作人员可根据巷道宽度、矿渣分布情况,通过控制台单独调节两侧拨轮的宽度,灵活扩大或缩小收集范围,无需频繁移动设备即可实现全断面矿渣收集,极大提升了清场清渣的便捷性与覆盖率。
转载输送环节,设备的 “双向伸缩型横向转载皮带” 彻底解决了传统设备 “调头难” 的痛点。传统清渣机若需改变出渣方向,必须整机调头,不仅耗时费力,还可能因巷道空间限制无法操作。而 YKQZ-18.5L 的横向转载皮带可实现左右双向出渣,当需要向巷道左侧或右侧的矿车、输送皮带转载矿渣时,只需通过控制台调节皮带方向,设备无需移动即可完成出渣方向切换;同时,皮带的伸缩长度支持动态调节,操作人员可根据矿车位置、输送皮带高度实时调整皮带伸出长度,确保矿渣精准落入矿车或输送皮带,避免洒漏,充分保障了对不同作业场景的高适应性。
此外,矿渣的输送路径设计也极具匠心:收集铲板内的矿渣通过布置在操控台下的提升输送皮带直接输送至横向转载皮带,整个输送流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 “收集 - 提升 - 转载” 全自动化作业,既减少了人工参与带来的安全风险,又避免了因人工转运导致的效率损耗。
三、强悍作业能力:降本增效,破解钻采施工矛盾
作为一款为煤矿高效施工量身定制的装备,YKQZ-18.5L 清渣机的作业能力直接对标行业核心需求。经实际工况测试,该设备可实现每小时 20-80 吨的清渣转载能力,这一数据远超传统人工清渣(人均每小时清渣不足 5 吨)与普通清渣设备(每小时清渣 10-15 吨)的效率,能够轻松应对掘进巷道、底抽巷道在采掘钻探施工中产生的大量矿渣。
从实际应用价值来看,YKQZ-18.5L 清渣机为煤矿施工带来了 “降本、增效、减风险” 的三重收益:
  • 降低劳动强度:全自动化作业大幅减少了井下清渣作业的人工需求,原本需要 5-8 人协同完成的清渣任务,现在仅需 1-2 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有效减轻了煤矿工人的体力负担,降低了井下作业的安全风险;
  • 节省施工周期:高效的清渣能力避免了矿渣堆积导致的采掘钻探施工停滞,尤其是在底抽钻探施工中,可大幅缩短清渣等待时间,为后续施工环节争取更多时间;
  • 提升整体效率:清渣效率的成倍提升直接带动了掘进和钻探施工效率的提高,从根本上缓解了煤矿 “钻采施工矛盾”—— 即采掘进度快与清渣效率低之间的失衡问题,为煤矿实现规模化、高效化生产提供了关键设备支撑。
结语
在煤矿智能化发展的大趋势下,YKQZ-18.5L 煤矿巷道履带式清渣装载机以其专利技术、高效性能与安全设计,成为破解煤矿巷道清渣难题的理想装备。它不仅是我公司在矿山设备研发领域的又一突破,更将为煤矿行业提升施工效率、保障作业安全、推动智能化转型注入新的动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矿山设备技术创新,为煤矿企业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助力煤矿行业高质量发展。